神州乐器网讯 从提琴诞生到现在,虽然其外形、颜色、尺寸等基本因素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在巴洛克提琴和现代提琴之间,在巴洛克提琴的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制作家之间,甚至在同一个制作家的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提琴是一件非常精妙的乐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些局部的很微小的改变都会对它的外观、声音和其他方面造成影响。每一个提琴制作大师都使用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这件乐器,所以才形成了灿烂丰富的琴文化。
提琴设计由两方面组成
综合阿玛蒂家族、斯特拉地瓦里和瓜内利家族的提琴设计的特点和方法,可以看出当时对提琴的设计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视觉美学方面的设计。其二,音响方面的设计。这两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视觉美学上对提琴进行的设计及改进,主要运用弧面、弧线的变化来进行的。提琴重要的部位有:琴外轮廓线条的设计;上中下三个部位宽度比例的安排、弧度的设计;中腰的长度、弯入的深度及弧线的变化;琴角的宽窄、长短及近琴角部位的弧线的变化;对F孔的长度、安放位置、倾斜度及F孔孔身的弧线的设计,孔身与两个珠之间的衔接;琴头的外轮廓线条的设计;琴头旋首的展开线条的设计;琴头、身弧线的设计;琴头后背的形状及尾部形状的设计;肩钮形状的设计等等。这些对提琴的各个部位的设计,根据制作家的艺术审美的情趣,互相关联,形成了作品的风格特征、制作家的风格特征、学派的风格特征。
风格与学派各有差异
N.阿玛蒂比较喜欢流畅、谐和的风格。他的作品的外观(和声音)就比较柔美,线条讲究圆润,几乎没有停顿。因为圆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曲线,体现了稳定和和谐。这种审美情趣表现在他的作品的每一个部分,无论是琴体的轮廓线,F孔的设计,琴头的螺旋线,琴头身的曲线的设计,肩钮的形状,几乎都是圆的。而斯特拉地瓦里就喜欢比较有力量的表现,有更多的阳刚之气。因此,他设计的提琴的各个部位有许多弧线被拉长了,由许多不同曲率的弧组成。这是因为人的视觉从一种曲率的弧过渡到另一种曲率的弧时,会觉察到这种变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线条被拉长或被压缩的感觉。这样的线条就不再是稳定的,均衡的,而是有一定的势能。势能的运用可以产生紧张和放松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称为线条的节奏。斯特拉地瓦里正是使用了这种线条的表现方法,使他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同斯特拉地瓦里一样拜N.阿玛蒂为师的A.瓜内利,F.鲁杰里,G.B.罗杰利,P.格朗契诺都在吸收老师的风格的基础上努力表现自己的情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色和艺术风格。瓜内利家族的“耶稣”瓜内利虽然被认为是一个不遵循传统风格的制作家。但是,他用来表现他的性格和特征的手法仍然可归结成对弧线和弧面的运用。只是他使用了比较极端的表现方法,使他的作品的风格非常明显地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制作家。
“耶稣”瓜内利的提琴打破了提琴的工艺上的工整,对称,精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力图以一种粗犷,不协和,不对称来表现线条的力量。在音箱的设计上,他的提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中腰线条向内凹的较浅、较长,四个琴角略短等处理手法上。他的音箱的中腰部分较宽。他的音板的弧度在琴边部分几乎没有凹下的部分,整个音板的弧形非常均匀而平坦。他的F孔也是加长了的。虽然在各个时期使用了不同风格的F孔的设计,但总的来说安放的位置比较倾斜,大小珠的位置比较贴近F孔孔身。他的琴头身也比较长,曲线和琴箱中腰的曲线相呼应。“耶稣”瓜内利对提琴的这种设计,不仅使他提琴具有非常洪亮、宽阔的声音,也使他的提琴的外表极具表现力,充分表现了他的个性和审美观。
审美不同音响各异
在音响方面对提琴的设计,也是根据制作家们对声音的审美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趣的是一个制作家在视觉和声音两个方面要求的风格往往是统一的。象N.阿玛蒂这样的制作家,他的提琴不仅在外形上追求圆润和柔美,在声音上也表现得柔和和纯净,甜美。而斯特拉地瓦里的提琴的声音,就要比他的老师要宽大,有力。瓜内利的声音则比较粗犷。A.斯特拉地瓦里在他的老师N·阿玛蒂的提琴设计方面进行改进时,在声学结构上进行了两项主要的改动:首先他改变了弧度的分布,然后又加长了音箱的长度(M356mm加长到362mm);在弧度分布方面,他抬高了面背板接近边缘的下凹的部分,加长了面板纵向弧度的最高区域。这种弧度的设计,使音板能更充分地振动,因此也加大了提琴的音量和声音的力度。另一方面,加长音箱的设计使提琴的低音部分基频得加强,使声音更低沉。但是这个设计同时也带来了发音不够敏感、均匀,高音和低音的音色不够统一的特点。因此,在试验了十多年后,他放弃了这种方法,回到传统尺寸上来,进入了他的创作黄金时期。
我们至今没有找到关于这些16-18世纪大师们设计他们的乐器的音响时所进行计算的资料。在那个时代,虽然数学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但声学还是很不够发达。大部分乐器的声学设计,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或者是根据经验和实验进行的。
天才的提琴制作大师们吸收了前人的经验,以毕生的精力加以实践和提高,然后再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后人,使提琴制造艺术得到不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