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大全
钢琴
1121
电钢琴
149
电子琴
92
风琴、手风琴
16
合成器
15
其它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器大全 > 乐器学习 > 正文

二胡基本演奏技巧

2011年08月26日    来源:中国二胡艺术网    

  

  跳弓和顿弓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将顿音处理得短促、轻巧、铿锵分明。如果是二胡来演奏顿音,就要用“跳弓”技巧。
  

  什么叫跳弓呢?当我们用弓子在琴筒上作快速推拉时,弓杆受运弓动作的快速牵引,产生出一种往前冲动的惯性,弓毛却在擦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弓子这种不协调的运动状态,使整个弓子出现了左右摇摆的弹性。如果我们在即将调转弓向的那一刹那间,一方面依靠小臂引导手腕,对弓子适当地加以控制,一方面有意识地“解放”这特有的弹性,使弓毛轻快地离开了琴弦。这样就按人们的意志得出了短促轻巧的顿音效果。
   

  跳弓的弹性是否能充分发挥,与弓段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知道,奏普通快弓一般以左半弓较为顺手,可跳弓在左半弓却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往右半弓移动则更为碍手。只有在中弓弓段上演奏跳弓才较为方便。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弓子的弹性是爱运弓速度支配的,弓子运行得越快,它的惯性与弹性表现得越突出。它的弹跳点又受弓子重心的支配。弓子的重心使它在琴筒的中部大体平衡,所以弹性在中弓附近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然,利用弓子的弹跳点奏顿音,这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更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会控制、运用。弓子的弹性。假如乐曲根据感情需要不要求那么快,但又要演奏顿音,这时弓子得不到快速运行的机会,弹性无法产生,跳弓也就不可能出现。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小臂的“内劲”,在中速推拉的间隙之间,控制弓毛断续擦弦,使每一顿音的出现都有均等的离弦机会。这样的顿音效果同样顿挫分明,并显得稳重、内在。
  

  初练跳弓时,腕力对弓子的自然弹性可能还控制得不好,会出现弓毛敲打琴弦的现象或发出较为生硬的“锯锯”声。只要弓子没出现不规则的上下摆动或产生过多的杂音,并且加强对手腕控制力的训练,这些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克服。
  

  跳弓与顿弓虽属同一性质的弓法技巧,但细致的分辨一下,他们的表现力还是有差别的。跳弓长于表现欢快跳跃的短促顿音,最适宜于表现“X xX”的节奏型;顿弓含蓄、稳重,适宜表现顿挫分明的短促顿音,不像跳弓那样受弓段和节奏型的限制,但不像跳弓那样富有弹性,也不易持久。
  

  表现顿音效果的技巧除了上面介绍的跳弓和顿弓外,还有一种名叫“连顿弓”的弓法技巧。连顿弓,即在连弓之内奏出若干个顿音,每个顿音有均等的擦弦和离弦过程,练连顿弓首先要熟悉跳弓和顿弓,演奏连顿弓除了更要强调小臂的内劲外,还要靠大臂有一个稳定的支持力。
 

  碎弓
 

  碎弓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从而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
  

  奏短弓是在大臂保持松动自然的情况下支配手腕作快速的屈伸来完成的。而奏碎弓则是利用大臂肌肉的紧张,使手腕获得一种运用自如的、富有弹性的颤抖动作,这特有的颤抖动作牵引着弓子在琴筒上急速往返,使很小的一段弓毛频繁擦弦,从而发出紧密细碎的声音。所以有人把这带有颤抖动作的碎弓称之谓“颤弓”或“抖弓”。
  

  碎弓有特定的符号来标记。时值为一拍以上的音符,是在音符的右下端标上“ 彡”样的三撇平行斜线;时值在半拍以下的音符,则在“减时线”上标记相应的斜撇线。例如“5356”,采用碎弓演奏的音响效果大致为“55555555 33335566”。如果整个乐段均要求用碎弓演奏,则不在乐谱中标记任何符号,而改用文字说明碎弓起止地方。
  

  奏碎弓时,为了使手腕的颤抖有一定的控制力,除了大臂有意识的紧张外,小臂也稍往上抬,同时把弓子移到靠近弓尖部分的地方,利用接近弓尖的弓段擦弦。这样,碎弓发音的均匀度和连续性容易解决。当然,左半弓或中弓也可用来奏碎弓,但对右手运弓的技巧要求更高了。
  

  应该指出的是,奏碎弓时大臂肌肉的局部紧张与手腕的颤抖动作有一定关系,它能保证小臂有持久的“内劲”,使手腕的颤抖动作显得更为主动,更有韵律。如果我们把大臂肌肉的紧张当作是僵持无用的,完全用手腕的不规则的颤抖,那是不可能奏出清脆密集的碎弓效果的。
 

  拨 弦
 

  拨弦技巧可分为弹拨、单拨和拉拨三类。
  

  二胡拨弦是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它能使弓弦乐器发出铿锵分明的弹拨声,与弓毛擦弦声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二胡的拔弦技巧可分三类,即弹拨、单拨和拉拨。
 

  ①弹拨奏弹拨的具体方法是:弓毛紧贴在外弦上,食指尖有韵律地把内弦往左后方拨动,每音只拨动一次,左手按指配合投弦的节奏去按音,严格说起来,按指的触弦应略先于拨弦。《赛马》中有一段旋律就是用弹拨的方式在内弦上奏出来的。由于二胡的性能、构造不具备弹拨乐器的条件,奏弹拨时又有弓子这个额外负担,因此弹奏旋律的音调和节奏不可能作更大的变化。如没有另外的乐器奏另一声部,单纯的弹拨声,反而给人一种单调、沉闷的感觉。另外弹拨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乐器的质量,所以在没有伴奏的二胡独奏中,这种弹拨的实用意义并不很大,如果有伴奏乐器,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②单拨
  

  单拨即在拉奏的前后或间歇之间利用左手的某一手指来勾琴弦。单拨可以拔内弦,也可以拔外弦。拨内弦以持琴的拇指较为方便,拔外弦一般多用食指,也有用中指或无名指的。例如《二泉映月》,那优美的旋律中有好几处地方的拔弦就是利用食指拨的外空弦;乐曲《拉骆驼》末尾的3 63,先是用一指(二、三指也可)拔外空弦“3”,然后用拇指指尖拔内空弦“6”。由于单拔拨动的是空弦,琴弦的振动有回旋的余地,因此音响效果比弹拨要鲜明一些。 
 

  ③拉拨
  

  在同一时间内,如果一根弦采用弓毛拉弦,另一根弦采用指尖拨弦,这就得出一种协和的双重音响效果,非常悦耳!这种又拉弦又拨弦的表现形式就叫“拉拨”。拉拔多为拉内空弦、拨外空弦。也有拉外空弦,拨内空弦的。例如根据安徽凤阳花鼓节奏写均曲调:(52弦)是采用拇指拔内空弦“5”,同时弓毛擦外空弦“2”。
  

  上面介绍的拉拨基本上属于“空弦拉拨”,另外还有一种“触弦拉拨”,即拉拨之前先将食指按在某一音位上,在弓毛擦弦(一般多为擦内弦)的同时,用中指或无名指将另一根琴弦拨动。由于食指按音能随意寻求所需音高,所以这种拉拨能在琴弦上的任何一音高上拨弦。不过,这种触弦拉拨不如空弦拉拨的效果清亮,对乐器质量的要求甚高,且不易控制。
 

  拨弦注意事项
  

  不论弹拨、单拨或拉拨,练习时有几点必须要引起注意:
  

  1)弓毛应避开被拨动的那根琴弦,否则根本拨不出清脆的弹拨声。
  

  2)拨弦要用指尖(拇指应用指甲)轻巧敏捷的拨动琴弦。如果用指肚在琴弦上的弹压滑动来求得拨弦声,就很容易触动另一琴弦,使拨弦效果显得浑浊而模糊。
  

  3)拨弦的时值要准确,这在弹拨和拉拨中显得犹为重要。
  

  4)拨弦必须用得恰当,不可随心所欲的滥用。
  

  若要使拨弦效果清脆、明亮,除了动作要敏捷、准确外,乐器本身质量、结构以及一些附属装置的质量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低档二胡的拨弦效果是不如高档二胡理想的。钢弦比丝弦的效果好;呈“S”状的金属千金比直接用布条、皮条系弦的效果好;松节琴码比其它质料的琴码效果好,千金距琴码远的比近的效果好。我们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更换这些附属装置,求得较好的拔弦效果。

  

  相关标签:二胡,演奏技巧,揉弦,拨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3/3
责任编辑: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