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先从发音入手。好的小提琴,大家希望它的音量音色要好。音量判别起来比较简单,至于音色,用我的方法来说(不采用那些用谱线解读的方法,它在我国还不普及),一把琴的音色大致可以用两大类发音特性来决定。第一是它有一种和谐的共鸣声,打个比方就象管风琴那样的共鸣,这使它发音洪亮、高贵、醇厚;第二是有一种结实而有力度的颗粒感,打个比方,就象双簧管发高音时,或者是优秀的意大利男高音发声时的那种结实感觉。这使它发音明亮、华丽、激越。这两种感觉要同时存在,比较均衡,那样这把小提琴就有了很好的音色。再进一步说,大家一般认为:斯特拉德琴在同时含有两类音色的同时,它是略微向第一种音色靠过一点,所以给人以高贵的谐和感觉,有人说它音色象丝绒一样;而一般认为瓜内里琴就向第二种音色靠过一点,给人以明亮的光泽感和颗粒感,更具有穿透力。这两种音色在同一把琴里是要求同时均衡地存在,不可走向任一极端。假如琴的音色大多是第一种特征,那么这把琴就感觉音色非常“空”,即使很响,其音传不远。反之,其音色大多是第二种特征,那么这把琴就感觉音色过分“硬”发出象“划玻璃”那样的音色来。这儿人人都知道,小提琴的音色是会变的。这种变化,在不作任何修理改造的情况下,对于品质正常的琴来说,它是一种慢慢从具有第二种音色向多具有第一种音色来过渡。所以我以往一直说,买新琴,一定要挑发音偏“紧”一点的,以后时间推移,就会逐步变得陈化、谐和同时还能保持穿透力。从制作工艺来说,不管制作者掌握了什么奥妙,只要用新料制琴,那么其琴板一定要比制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作得厚一点。那样,日后才可以保持其优美的音质。
那么,那些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大师是否了解这一点,答案是肯定的。